返回
丝路资讯
缩小“数字鸿沟” 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2024年1月8日

 

       2023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加快落实《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路线图》,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投资大国、数字应用创新大国、数字产品开发大国,有意愿也有能力为构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新模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数字丝绸之路”基建合作成果丰硕

 

       由于受到地理、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制约,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数字技术的使用和获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形成信息不对称和数字落差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而“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科技应用、贸易发展、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有效缩小“数字鸿沟”。

 

       自2017年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被首次提出以来,“数字丝绸之路”在服务共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发起了一系列重要倡议,致力于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中国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在硬件基础建设和数字技术应用获得显著成效,已成为数据资源和数字经济大国。中国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促进区域市场开放力度,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并与沿线各国和地区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许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领域的转型与发展,数字足迹正在“一带一路”迅速扩展,形成了数字经济的输出,提高了外贸出口的技术成色。目前,在共建国家和地区已有一大批数字项目落地,领域涉及信息基础设施、数字供应链、智能制造、智慧工程、智慧城市、跨境电商和数字文娱等,为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数字交通走廊,多条国际海底光缆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构建起130套跨境陆缆系统,广泛建设5G基站、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等,对传统基础设施如港口、铁路、道路、能源、水利等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化中欧班列”、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实现多语言数据共享。

 

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技术助力电子商务

 

       “丝路电商”是中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和市场规模等优势,与共建国家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共享数字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已与五大洲30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在中国-中东欧国家中国-中亚机制等框架下建立了电子商务多边合作机制。“双品网购节丝路电商专场”“非洲好物网购节”等特色活动成效显著,线上国家馆促进伙伴国优质特色产品对接中国市场。“云上大讲堂”已为80多个国家开展线上直播培训,成为共建国家共同提升数字素养的创新实践。

 

       中国数字技术、软硬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在当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中国云技术帮助当地企业降低成本、更安全高效地存储数据;在厄瓜多尔,中国科学家通过海洋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海洋生态系统,为当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在哥伦比亚,中哥两国联合成立的智网互联实验室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帮助当地的布埃纳文图拉港完成升级改造,提高了这一重要集装箱港口的运转效率。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承建“一带一路”国家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项目,助力沿线国家和地区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在莫桑比克,华为建设的马鲁阿纳国家数据中心作为莫桑比克“电子政府”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向所有政府部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存储和计算服务。在印度尼西亚,长飞公司光纤到户工程项目已在25个城市落地,为当地居民享受便捷的互联网服务提供保障。中国企业与埃方开展数字经济合作,例如推行“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帮助实现数字化教学;围绕阿拉伯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中阿翻译开展合作研究等。

 

       中国在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娱乐等领域,也取得了产业领先优势,并形成了网络小说、手游、短视频等数字文化输出。“数字丝绸之路”也是传播国家形象和文化的路径,以“媒体融合+技术创新+数据赋能”的全新格局,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积极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通过VR、AR、元宇宙等新技术创新生产沉浸式数字视听产品,构建虚拟互动3D空间,在海内外融媒体传播平台进行传播,以优质内容吸引国际网友,“沉浸式”游中国景区、赏中国文化,见证中国发展成绩。

 

缩小“数字鸿沟”加速产业变革

 

       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标志。“数字鸿沟”不仅是技术上的差距,还意味着经济鸿沟、文化鸿沟、数字资源鸿沟,加剧全球发展不协调、个体机会不均等。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和地区因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数字人才等方面差异,“数字丝路”建设也呈现异质性。因此,需要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努力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转型,缩小在数字技术接入和应用的“鸿沟”,实现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成果共享,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数字技术创新创造领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应增加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设施质量和等级水平,稳固和提升数字技术基础。积极参与国际数字技术合作组织,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共同研发等方式,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技术水平和实力。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创新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打击跨国侵权行为,维护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秩序。

 

       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软硬实力,并有丰富的发展经验,可以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赶上数字潮流。当前,中国在卫星导航、5G、电商、电子支付、社交平台等领域,均处领先水平,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数字技术支持和行业发展指导,帮助其补上短板。一些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中国可在资金、技术和经验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构建稳定、高速的数字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中国已帮助当地建设了通信骨干网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近7亿用户终端。目前,非洲约80%的3G网络、70%的4G网络基础设施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5G网络建设也正在携手推进之中。中国制造手机占据非洲智能手机约一半的市场份额。教育是培养数字人才的关键,通过“数字丝绸之路”推动普及数字教育,引导发展中国家加大数字教育投入,提高民众的数字素养。输出中国在数字经济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创业培训等方式,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积极参与数字创新创业。

 

       数字信息传播速度快,技术更新快,可以依托丰富的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文本、声音、视频以及图像等形成的“多模态”话语,为“数字丝绸之路”传播提供新的视域和途径。充分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诸如流行音乐、游戏、动漫、网络小说等,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圈层传播、弹幕传播、二次创作传播的创新方式等方面,塑造我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和担当,多层次多角度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赵玉宏,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