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丝路资讯
苏格: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
2023年12月12日

 

       “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古老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但内涵更为丰富、寓意更为深邃。“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是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和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阶段和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解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之变,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审时度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


       (一)“两个大局”的审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审视“一带一路”,既需看清世界,也需读懂中国。也就是须结合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内涵与外延来审视。


       一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涵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多极化进程不断深化;全球治理体系与规则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发展促使社会前所未有的变化等。“一带一路”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参与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动作为,旨在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进步。


       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正处在三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点: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此为“国之大者”,须了然于胸。“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大举措。其宗旨和目标定位,就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密切相关。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自身现代化的本质性升华,同时将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对世界和人类做出应有的新的更大贡献。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给参与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开辟了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二)“一带一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意义


       (1)为全球经济发展提振信心并注入正能量


       当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投资和贸易低迷,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与此同时,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正是在全球经济挑战严峻、西方大国自顾不暇的艰难时刻,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带一路”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提振信心并注入正能量。


       (2)开创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一带一路”,之所以得到愈来愈多的支持和接受,是因其提倡“共商、共建、共享”,有着公平的平台,包容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倡导共同发展理念,参与国先共同把蛋糕做大,然后一起公平共享。同时,“一带一路”兼顾各方利益,不搞霸权主义,也不附加政治条款,各国有充分的发展自由,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和双赢的目标。


       (3)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的秩序下,南北差距长期以来不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初级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希与我同乘发展快车。而我国产业规模、产能、技术水平等均具比较优势。“一带一路”合作,既能满足欠发达参与国综合发展需求,解决其发展瓶颈,提高其自主生产能力;又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拓展空间,从而实现“双赢”。此外,我广袤的西部地区一度是国家总体发展的短板。中外互联互通,也有助于西部地区从“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一带一路”合作,不仅可改变地区贫富差距,还可促进全球产业链的优化。


       (4)促进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一带一路”本质特征就是和平发展,它倡导在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开展合作,为这一倡议打下了“和平”的烙印。“一带一路”不搞排外主义,不搞军事联盟,对非参与国家和地区没有任何安全威胁。“一带一路”强调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友好和合作主旋律,要求各国增强政治互信,扩大开放合作,有助于弱化甚至于推动解决部分国家之间存在的隔阂、矛盾和冲突。


       (5)标本兼治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


       发展是解决全球安全威胁的总钥匙。恐怖主义、非法移民、饥荒、犯罪、环境破坏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其产生有多种因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贫穷落后和发展不平衡。而“一带一路”核心宗旨就是带动共同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尤其是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扩大就业、保护环境,这将有望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人类面临的某些安全威胁。


       鉴上,“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用在于:一是为国际发展与合作开辟了新方向;二是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了新动力;三是为各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与安全保障。


       (三)沧海桑田:世界形势之演变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谋和平求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愿望和“最大公约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汇聚合力的坚实基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形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加剧、地缘冲突不断、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持续存在,不确定、不稳定、不可控、不可预测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增大。人类社会面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


       我国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改革关键环节之任务依然艰巨。但十年来的成功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立足于历史前行的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顺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人间正道”。从国内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就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言,其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具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优势与条件。


       如古语所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唯一超级大国的焦虑感和冒险性空前上升,将中国定位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通过多重手段予以全面挤压与遏制。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多重因素有可能影响且增大中国维护和延长战略机遇期的成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应未雨绸缪,有底线思维。在不确定性增多的国际背景下,对形势的走向须有清醒的正确认识和准确的战略判断。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的蓬勃发展,外力恐难以阻挡。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全方位外交的开展,中国处理对外关系之塑造力也不断增强,应该也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定力。中国自身的强大与可持续发展,就是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前行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也只有保持稳定,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永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洞察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时”和“势”在我一边。


       “一带一路”,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和“管总抓手”。从倡议到实际行动,“一带一路”给越来越多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其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美西方有些人,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对“一带一路”发出质疑、诋毁,还数度酝酿“对冲”方案。中国态度坦坦荡荡:“一带一路”超越地缘博弈的旧思维,不搞封闭狭隘的小圈子。“欢迎跨国公司按照市场导向、商业原则、企业主体、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本土企业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可谓;“彼以长拳袭来,我以太极应对”。


       二、纲举目张: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古人云:“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意为:抓住总纲,渔网自然张开;抓住根本,其末节自然顺从。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即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从而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新愿景和新纲要。


       (一)从“大写意”到“工笔画”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走过了10年光辉历程。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为世界与区域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初心不变。未来十年,将统筹推进“三大联通”,即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大能量。


       11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继而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对比2015年所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首份报告,《愿景与行动》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深化拓展。


       (二)政策的延续性和相应调整变化


       关于发展思路。“5个统筹”,即统筹继承和创新,统筹政府和市场,统筹双边和多边,统筹规模和效益,统筹发展和安全。


       关于原则理念。“3个坚持”,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重要指导原则。此前“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顺序调整为“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惠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关于发展目标。“5个目标”,即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关于重点领域。“五通”现拓展成“6个方面”,即“五通”加“一新”。


       (1)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今后十年,将聚焦多边深入推进合作,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对接机制,深入推进规则标准对接。


       (2)基础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今后十年,将大力推进陆上通道建设,深化与共建国家海上互联互通,推动共建“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高效互通。


       (3)贸易和投资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今后十年,将拓展全球贸易合作,加强双向投资合作,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4)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后十年,将进一步健全金融合作机制,拓展投融资新渠道。


       (5)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今后十年,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合作,加强文化、旅游和体育合作,加强政党和民间组织等合作,加强媒体与智库合作。


       (6)关于新领域合作:今后十年,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快培育数字领域合作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高地,积极深化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


       确保“一带一路”项目的绿色、低碳、可持续。中国已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且贡献了全球市场超过75%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未来十年,还将持续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同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合作。


       以共建国家人民为中心。“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中,中国企业参与了一大批“小而美”项目建设,涵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甚至供水等基本民生设施。尽管资金不多、规模不大,但都惠及当地民生,均为迫切需要,从而深受各地欢迎。下一个“一带一路”十年,中国还将继续积极推进以共建国家人民为中心的项目。


       三、行稳致远:加强制度保障,强化风险防控


       “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自然面临诸多的风险和挑战。应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强化风险防控,持之以恒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发展”。


       (1)主动参与国际秩序重构与规则制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世界各国共同任务和责任。中国愿同国际社会携手前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当前国际政治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金融规则进入重构期。地缘政治板块新旧矛盾交织,涉及地区安全秩序重构的问题。汇率波动、原油价格起伏等,涉及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的重组。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要以深邃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主动下“先手棋”,参与和推进全球治理新规则、新秩序的构建。


       (2)防范与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一带一路”区域广大。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地理、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某些国家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期;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甚至海盗滋事等存在,给投资环境带来安全隐患。宜努力扩大国际环境中的积极面,抑制消极面。统筹强化风险防控,健全系统性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引导企业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须实事求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汲取教训。“危地不往、乱地不去”,坚决守住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规避国际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一带一路”项目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13家中资银行就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多家一级机构。经济全球化“双刃剑”效用时而凸显,“逆全球化”和“碎片化”时有发生。外因和内因均可能影响项目的预期回报。国际货币市场跌宕起伏,一些国家债务规模膨胀,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须谨慎而为,规避并防范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征信部门和评级机构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与各国主权基金、各种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的利益捆绑与风险分担;构建高效能的金融预警系统,妥善应对风险并处理危机。


       (4)建立健全法治体系。“一带一路”涉及复杂的各种法律体系,包括国别国内法、国际法等。宜执行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同时也要兼顾适合当地国情的规则标准。对各种合同法须理解准确,避免日后合同纠纷、诉讼等问题。有些国家为外企投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一些国家市场不够开放,增加了企业投资评估的复杂性。面对一些合作门槛看似较低的地区,参与方更需事先将合作规则与收益分配等谈判清楚。有些国家政局欠稳,政党轮替可能改变前任政策,从而给外方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在规划方案时,须谙熟沿线国情特别是法律环境,知己知彼,防患未然。


       (5)深化规则标准对接“软联通”。须加强规则标准领域合作,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还有相关自贸协定、标准化合作协议等“软联通”。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或注意及时续签,推动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着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加强海关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加强边境口岸、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和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国际对接与合作;落实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统筹协调,着力按市场规律运行。“一带一路”相关推进政策为: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商业运作的原则。政府需提供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最终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策投资。“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需提高跨国市场经营管理水平,还须锤炼队伍,培育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须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构建清正廉洁的伙伴关系。

 

       结束语

 

       纵横回顾:“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伟大中国,“邦旧命新”;展望未来:“一带一路”,雄关漫道。


       “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强劲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中国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的新发展,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是苏格大使在“中国企业走进高质量共建的‘一带一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研讨会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市政协共同主办,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协办,上海公共外交协会承办。2023年12月7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来源:中国网